您好,欢迎访问五三文库

上传文档

当前位置:首页 > 高三同步 > 高三语文 > 西城区2017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(官方版)

西城区2017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(官方版)

二扫码支付 微信
二扫码支付 支付宝

还剩... 页未读,继续阅读

免费阅读已结束,点击付费阅读剩下 ...

¥ 0 元,已有0人购买

免费阅读

阅读已结束,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

¥ 0 元,已有0人下载

免费下载
文档简介:

最专业的K12教研交流平台北京市西城区2017年4月高三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(共4页)西城区高三统一测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7.4一、(一、(2424分)分)1.(2分)B2.(2分)C3.(3分)A4.(3分)B5.(3分)D6.(6分)要点一:从创作原则看,《红楼梦》是要塑造“真的人物”,人物形象不再单一、单薄。要点二:从读者角度看,读者选取的立场及对人物的评价是否先入为主,都会影响对宝钗的评价。要点三:从写作手法看,《红楼梦》运用了严重缺点、微妙处境和几处嫌疑的模糊手法,使宝钗形象复杂化。【评分参考】每个要点2分,意思对即可。7.(8分)【答案示例】略【评分参考】对人物复杂性的理解4分,联系作品内容4分。二、(二、(2424分)分)8.(3分)A9.(3分)D10.(3分)C11.(3分)A12.(6分)①当魏尚被绳之以法时,(他)便成为罪人;当(魏尚)被法外施恩时,(他)又成了功臣。②世上的人(都各有自己的是非标准),符合自己标准的就认为是对的,不符合自己标准的就认为是不对的。【评分参考】每句各3分。第①句“为罪”“施之以德”“为功”为赋分要点(“绳之以法”可不译);第②句“是其所是”“非其所非”为赋分要点,译出一点给2分,两点给3分。13.(6分)【答案示例】作者认为“听言不可不察”,听别人讲的话,要仔细思考辨别。邾国国君听了别人中伤公息忌的一番话,不去思考公息忌的建议对国家是否有利,就下令废止,这样盲目的“听言”只会让自己做出错误的判断,于事无补。所以我们在聆听别人意见时一定要冷静分析,认真思考,汲取其中正确的、有益的部分,不要受其中错误的部分影响。【评分参考】本题6分。本文对“听言”的看法2分,“启示”2分,结合文本分析2分。对“听言”的看法,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即可。

课外辅导网

9886篇文档

评论

发表评论
< /4 > 免费下载 ¥ 0 元

Powered by DS文库

Copyright © 五三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. 津ICP备2024024919号-2
×
保存成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