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访问五三文库

上传文档

当前位置:首页 > 高二同步 > 高二语文 > 朝阳区2021-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高二语文试题及答案(官方版)

朝阳区2021-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高二语文试题及答案(官方版)

二扫码支付 微信
二扫码支付 支付宝

还剩... 页未读,继续阅读

免费阅读已结束,点击付费阅读剩下 ...

¥ 0 元,已有0人购买

免费阅读

阅读已结束,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

¥ 0 元,已有0人下载

免费下载
文档简介:

学科网(北京)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朝阳区2021~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质量检测高二年级语文试题2022.7(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)本试卷共10页。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,在试卷上作答无效。考试结束后,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。一、本大题共6小题,共24分。阅读下面材料,完成1-5题。材料一在我国传统文化典籍中传播最广、影响最大的,当首推《论语》。其语醒豁、警策,因而很多语句成为格言,激励人进步。在语言修辞上,孔子可谓开山鼻祖,他最早提出“辞达而已矣”的观点。围绕“辞达”论,我们对《论语》的语言特色作一番探究,无疑具有深远的文化传承意义。马克思主义语言学家认为“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”。“仁”是儒家思想体系中的主体,体现了儒家的价值取向、道德规范。孔子“辞达”论的“直接现实”,自然依附于“仁”,表现“仁”。辞达,先得仁达,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。“有德者必有言”就是说有德的人一定有好的言论。“德”是前提,是根本;“言”由“德”生发,就会花繁叶茂,锦簇照人。“出辞气,斯远鄙倍矣”,意思是说话的时候多考虑言辞和声调,就可以避免鄙陋粗野和错误。这些讲的是“言”与“德”的关系:离开了思想品德的修养,“仁”的修炼,就无以言,难以“辞达”。“辞达”,即要切合客观实际,孔子视之为语言准则,无论是在平生编述中,还是在日常言语中,都恪守不误。“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”,意思是记事述史或整理编次,只是阐述,而不创作,凭信历史,注重事实。孔子采用《春秋》为教材,在教授弟子过程中,自然要对史料进行考辨,对全书作整理,舍弃那些不合理的部分,留取其符合事实的记录。此外,古书在传抄过程中,时有文字残缺。在对阙文的处理上,孔子没有为了完整而随意填补,而是明知缺漏而不妄补。存在缺陷固然不好,但比起随意填补,造成影响的程度要轻一些。从“辞达”论出发,在日常言语中,孔子对那种阿谀奉承的“巧言”,既“耻”且恨。他说:“巧言、令色、足恭,左丘明耻之,丘亦耻之。”孔子“耻”巧言,因为“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”,其实深层原因在于“巧言令色,鲜矣仁”。语言就其本身来说,无所谓好坏,但在应用的时候却优劣分明。能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,促进交际任务的完成,达到预期效果的语言才是好的语言。孔子所处的时代,诸侯割据,战争频繁。大至盟约、朝会,小至君子私语,各种场合言谈如若不当,轻则失礼受侮,重则干戈相加。孔子大概常遇到类似

课外辅导网

9886篇文档

评论

发表评论
< /14 > 免费下载 ¥ 0 元

Powered by DS文库

Copyright © 五三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. 浙ICP备2020031058号-2
×
保存成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