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访问五三文库

上传文档

当前位置:首页 > 高考复习 > 高考物理 > 第五章 第2讲

第五章 第2讲

二扫码支付 微信
二扫码支付 支付宝

还剩... 页未读,继续阅读

免费阅读已结束,点击付费阅读剩下 ...

¥ 0 元,已有1人购买

免费阅读

阅读已结束,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

¥ 0 元,已有3人下载

免费下载
文档简介:

第第2讲讲动能动能动能定理动能定理一、动能1.定义: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.2.公式:Ek=12mv2.3.单位:焦耳,1J=1N·m=1kg·m2/s2.4.标矢性:动能是标量,动能与速度方向无关.5.动能的变化:物体末动能与初动能之差,即ΔEk=12mv22-12mv12.二、动能定理1.内容:在一个过程中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,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.2.表达式:W=ΔEk=Ek2-Ek1=12mv22-12mv12.3.物理意义:合力的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量度.自测1(多选)关于动能定理的表达式W=Ek2-Ek1,下列说法正确的是()A.公式中的W为除重力之外的其他力做的总功B.公式中的W为包含重力在内的所有力做的功,也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计算:先求每个力的功再求功的代数和或先求合外力再求合外力的功C.公式中的Ek2-Ek1为动能的增量,当W>0时,动能增加,当W<0时,动能减少D.公式中的Ek1、Ek2和W均可以为负值答案BC4.适用条件:(1)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,也适用于曲线运动.(2)动能定理既适用于恒力做功,也适用于变力做功.(3)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,既可以同时作用,也可以分阶段作用.如图1甲,物块沿粗糙斜面下滑至水平面;如图乙,小球由内壁粗糙的圆弧轨道底端运动至顶端(轨道半径为R).对物块:WG+Wf1+Wf2=12mv2-12mv02对小球:-2mgR+Wf=12mv2-12mv02图1自测2如图2所示,AB为14圆弧轨道,BC为水平直轨道,BC恰好在B点与AB相切,圆弧的半径为R,BC的长度也是R.一质量为m的物体与两个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,它由轨道顶端A从静止开始下落,恰好运动到C处停止,重力加速度为g,那么物体在AB段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()图2A.μmgR2B.mgR2C.mgRD.(1-μ)mgR答案D解析设物体在AB段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WAB,物体从A到C的全过程,根据动能定理有mgR-WAB-μmgR=0,所以WAB=mgR-μmgR=(1-μ)mgR,故D正确.1.动能定理表明了“三个关系”(1)数量关系:合外力做的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具有等量代换关系,但并不是说动能变化就是合外力做的功.(2)因果关系:合外力做功是引起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.(3)量纲关系:单位相同,国际单位都是焦耳.2.标量性动能是标量

物理孟老师

2220篇文档

相关搜索

第五章

评论

发表评论
< /17 > 免费下载 ¥ 0 元

Powered by DS文库

Copyright © 五三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. 津ICP备2024024919号-2
×
保存成功